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>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  • 东莞市精艺特种编织厂
  • 联系人:苏 先 生
  • 手 机:139-2689-2033
  • 电 话:0769-81116120
  • 地 址:东莞市大朗镇金朗南路49号
  • 网 址:www.dgbzwg.com
  • 行业资讯

    编织草帽编出儿时记忆

    在一间老旧平房里,凉风习习,四五位村妇围坐成一圈,一边编织着草帽,一边谈笑着。她们大多年过六旬,虽已白发婆娑,但老而弥坚,手指不停地翻动着,不一会儿就编完了一大圈。
     
    在阿婆们的手中,神秘的手编草帽技艺似乎简单到仅仅只是一拉、一扯、一按。在杨素香看来,手工编织草帽确实不是一门难学的手艺。“只要有人教,三两天也就学会了,无非就是编‘帽疙瘩’的时候难一些。”她告诉记者,“帽疙瘩”指的是帽顶中间的那个“小疙瘩”。由于位于草帽最中间的位置,而且又是编织的第一个地方,“帽疙瘩”编织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一顶草帽能否验收合格。
     
    说起手编草帽的技艺,阿婆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“我都编了50多年了,这门手艺确实就是那么回事,没什么难的。”一旁的何冬仙表示,她从10岁开始编织草帽,直到现在66岁也依然不愿放下,用她自己的话讲,无非就是“闲不住”。其实,这里面的原因既有多年积累下来对草帽的喜爱,也有手编草帽曾经的“特殊地位”。
     
    上世纪90年代初,也是岙楼草帽最“辉煌”的时候。亭旁全镇在岙楼人的带动下,每天有两三万人从事手编草帽产业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草帽之乡”,美名远扬。县外贸公司专门在亭旁镇设立办事处,建造仓库,每天派人去家家户户收购草帽。在当时,手编草帽是该县唯一能创外汇产业,曾漂洋过海远销日本、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,但好景不长。
     
    记忆里有生活的艰辛,也有曾经的美好。黎宝云阿婆说,令她至今难忘的就是自己年轻时候,几十个人围坐在长长的走廊里编织草帽的场景。“那时大家为了多编些草帽,也不想落于人后,往往一不小心就在小屋子里坐到天亮。”用村里长辈的话讲,随便哪个小屋里的编帽人都是“关关一间,放放一山”。
     
    而现在,岙楼村400多人,依然坚持手编草帽的也就只有二十几个人,且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。“我们小时候看着大人们编草帽,觉得好奇就跟着学了,为了讨生计也就坚持下来了。”黎宝云说,那时还要把硬叶编进去以增加美观度,可不像现在编起来那么简单。可即便如此,现在的人也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。
     
     “现在的孩子,刚满4岁就被送到幼儿园了,读完书基本又都留在城里生活。就连村里的妇女们也都另选更好的生计,谁还会愿意学编草帽啊。”对此,村干部韩金枝也颇感无奈。她实话告诉记者,现在村里许多年轻妇女都在家里做兼职代加工的工作,从事冲锋衣缝纫行业,一个月能赚到近5000元,收入是编织手工草帽的几十倍。
     
    对于岙楼村的“草帽阿婆”们来说,手编草帽陪伴了她们的一生,更是养活了她们大半辈子。她们不愿意看到这门技艺在自己这一代人手里失传。“我们非常愿意把自己的手编草帽手艺传授给年轻人,哪怕不当做生计,也不要让养育了我们十几代人的手编草帽技术失传!”杨素香老人感叹地说。
     
    “虽然这几年手编草帽的收购价已经涨到了9元一顶,可就算涨到最高点,恐怕这门儿时的手艺再也不能成为岙楼人的主打产业。”梅菊花的内心满是一丝丝惆怅。
    上一个产品:男子仅带编织袋捕马蜂

    下一个产品:编织网管的优点
    MORE+公司动态
    MORE+行业资讯